全国首个!琶洲组建算法产业联盟,重点聚焦细分领域应用
1月18日,琶洲算法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近30家首批成员亮相。理事会表决通过琶洲算法产业联盟章程,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单位,其中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下文简称“琶洲实验室”)当选为理事长单位,百度集团、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广州联通、佳都科技集团、唯品会、浪潮集团、瑞松智能科技、启明星辰、京邦达供应链科技、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
数据、算力、算法是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在人工智能已经构成一个巨大产业的今天,数据与算力行业已然市场化、规模化,唯独算法行业,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
琶洲实验室副主任陈俊龙院士表示,琶洲算法产业联盟是国内为数不多聚焦算法专业领域的创新合作组织,成员单位涉及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网络安全、高性能计算等各领域,对推动行业技术交流合作、算法算力技术提升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首创算法产业联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算法联盟于1月5日完成组建,是专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创新合作组织,也是国内首个算法产业联盟。联盟首批邀请了国内掌握数字经济底层技术的算法头部企业和机构加入。未来该联盟将整合行业资源,搭建企业、政府与学术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推动联盟成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和应用创新,构建活跃开放、创新集聚的算法生态。
陈俊龙认为,琶洲实验室将强化与成员单位合作,大力开展基础算法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突破,争取技术研究成果在琶洲快速落地转化,为算法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会上,与会单位还讨论了琶洲试验区2022年算法产业发展的工作计划。据了解,接下来琶洲算法产业联盟将重点围绕算法技术突破、算法产业落地、算法应用创新、算法人才培育、算法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现场不少理事单位表示,将发挥各自在算法领域种子项目、投融资、业务场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让更多算法产业的优质项目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于琶洲。
陈俊龙建议,算法产业联盟可定期举办政策宣贯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区域、行业、企业搭建协同工作、信息交流、成果共享的平台,形成推进算法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联盟还可积极参与国内外算法领域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此外,他希望接下来可以整合琶洲优势资源,搭建企业和高校之间高层次人才的交流机制,共同培育一批算法领域高层次人才;同时,在政府支持下落地建设一批新型算法算力基础设施,并优先向联盟成员单位开放。
细分领域及应用是关键
数据显示,2021年琶洲试验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68.52亿元,同比增长23%;企业数量已超3.2万家,同比增长13.5%,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互联网等产业细分领域蓬勃发展,更多算法算力算量优质企业正加速集聚。
事实上,算法的资源应用场景还可以延伸到汽车、医疗、健康、教育、机器人、轨道交通、城市建设等众多细分行业当中,具有广阔的潜力空间。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从其行业角度谈到,机器人领域对算法的需求很高,“一些智能制造相关的行业,其实都和机器人的应用有关,而机器人应用怎样才能够实现突破,把国产机器人做到领先水平,尤其是从控制算法而言,都是需要着重考量的。”
他表示,目前我国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未来还需要加强算法的应用,而机器人与算法深度结合会是很好的突破口。
对于算法的应用,百度集团智慧政务事业部大区经理史巍分享了过去两年他走访200多家企业工厂时候的体验。他认为,算法应用在产业里,最难的其实是投入产出比,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史巍坦言,“很多时候我们实验室的专家、研究人员、院士们,投入无数的资金和精力开发一个算法系统,但是用在产业上只能替代掉一两个工人,这也是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在产业上投产的原因。”
对此,史巍认为实现规模化是唯一的解决方式,而规模化应该以产业为标准进行划分。在他看来,相似的产业对算法以及高科技的需求是相似的,只有研发出的某个算法真正规模化应用在某一个产业上,才能投入生产,并形成盈利的闭环。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东升提出另一见解,目前其公司所处的机器人智能制造行业面临的困境是“非标化”——无法达成标准化,就难以实现规模化。在他看来,目前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中,投入到工艺方面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科大讯飞华南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国华则指出,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算法还面临数据采集的问题。他谈到,“我们用算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但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廉价、快速地采集到相关的一些样本,其实是影响企业能否把算法落地的一个重大因素。”
周国华希望通过琶洲算法产业联盟的推动,能够促使一些较为封闭的行业公开部分数据。他举例称,“例如医疗行业,如果有一些病例的数据脱敏之后能公布,形成数据库或样本库,提供给各个算法团队采用,就可以完成一些算法的攻克。”
琶洲算法产业发展路在何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算法经济快速发展具备坚实的技术、物质和理论基础,以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为主要特征。据其建议,应鼓励算法经济市场主体实现创新发展,强化算法经济人才、科技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算法经济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完善算法经济治理体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琶洲算法产业联盟将作为海珠区聚力打造全国算法产业高地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海珠区加快琶洲试验区建设,并着重在人工智能的算法、算力、算量三大支柱上发力。算法方面,联合头部企业打造琶洲算法产业园;算力方面,加快布局智能计算中心,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算量方面,引进培育更多能沉淀资源、提供数据服务的企业,争取开展数据确权、登记、交易试点。
琶洲管委会透露,海珠区将研究出台促进算法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算法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芯片代理等细分领域,提出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前来琶洲发展。此外,琶洲管委会正在联合一批新投入使用的楼宇、园区,加快打造琶洲算法产业试点载体,为前来投资落户的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空间。
史巍认为,各企业通过算法产业联盟这样的方式聚集到一起,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对于算法产业而言是很好的发展思路。他认为,琶洲不仅是湾区地理上的起点,同时也是整个大湾区产业的起点。“我们如果能够立足琶洲,把算法产业集聚于此,将来不仅能服务于大湾区,还能服务于全国产业的发展。”他说。
在陈俊龙看来,琶洲算法产业联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琶洲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融合,打造活跃开放、创新集聚的算法产业生态;有助于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必将对琶洲乃至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