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一个QQ群,遇到“卧底警察”,湖北阳新一高三女生3天被骗25万余元
无需手机支付密码,只需短信验证码,25万余元就轻易让骗子“得手”。7月4日,湖北省阳新县一高二女生石某加入了一个QQ群,却不想掉入了一个诈骗陷阱中,连续3天被骗走了25万余元。
农视网
,赞8
直到石某的母亲马女士7月7日早上接到警方的电话,问及她最近三天为何频繁有大额资金转账,马女士才发现自己4张银行卡上的25万余元存款已“清零”了。
7月9日,农视网记者了解到,目前阳新警方正在侦办中。
石某案件受案回执单
进了一个QQ群
遇到能说出自己身份证号的“卧底警察”
石某姐姐向农视网记者透露,7月4日至6日这三天,自己的妹妹进了一个QQ群,群里的一个人主动加上妹妹,并冒充卧底警察,准确地说出了石某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说这个群是诈骗群,妹妹涉嫌诈骗,让妹妹把钱转到一个安全账户洗清嫌疑,且在操作中途恐吓威胁她,不要告诉任何人。
石某姐姐说:“妹妹按照对方的操作一步一步把钱转了出去,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转完她的钱,对方又让她转我妈的钱,她就在晚上趁妈妈睡着的时候,偷偷拿走手机,按照骗子的指示,在晚上把钱用三天时间全部转了出去,直到最后一笔大额转账5万被转走,母亲接到警方电话才发现,损失共计25万余元。”
关于怎么进的这个QQ群,今年48岁的石某母亲马女士告诉农视网记者,女儿平常喜欢写小说,会发到网站里,听说有爱写小说的人进了这个群,于是女儿也就进群了。可能是女儿想和大家交流写小说的心得,才进的这个群,马女士猜测。
无需手机支付密码
只需短信验证码,大额转账就到骗子手中
马女士还告诉农视网记者,女儿进群后骗子便加上了女儿的QQ,骗子与女儿是单线联系,前后要求女儿通过微信支付、手机银行转账等多种方式进行转钱,转账金额大大小小都有,有988元、999元,也有30000元、28000元,最大的一笔是50000元。
马女士介绍,在最后一笔5万的大额转账之前,骗子曾对女儿进行指导,让女孩通过一个手机验证码,就把银行卡支付密码给改了,改后5万就被骗子“拿”走了。“想不明白为什么没有手机支付密码,单靠一个验证码就能把这么多钱转走?”马女士无奈地说。
骗子发送的手机验证码截图
记者根据马女士提供的转账截图,7月6日和7日两天,4笔大额转账分别转给了名为吴某池、邓某明、许某、周某的人,且转账时间都在晚上23:30之后,最后一笔5万转账后,银行卡余额仅有14780.89元。
石某的转账记录
多年积蓄被骗
目前生活困难,只想追回钱款
马女士告诉记者,去年自己还在服装厂打工,由于颈椎不好,右手行动不灵活,所以便从服装厂辞职了。今年一直在家里照顾小孩,没有收入来源,干了这么多年,积蓄只有这么多。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自立,剩下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这次被骗的是二女儿。
石某的姐姐透露,母亲之前一个月工资也就两三千,被骗走的25余万元是母亲近十年的积蓄。妹妹性格内向,母亲身体不好,父亲这几年做生意收入也不理想,还有爷爷奶奶要照顾,这件事对整个家庭的打击都很大。
得知被骗后,警方迅速冻结了马女士的银行卡,这让马女士家庭的日常消费出现了困难。经过与警方反映实际的困难情况,警方把其中一张还剩一万多元的卡解冻了,供马女士一家目前生活所用。但想起存款被骗以及未来的生活压力,马女士不禁抽泣起来。
马女士说,这几天,有朋友知道了家里被骗的情况,前来安慰,并给马女士1000元钱。“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不会一直去责怪孩子,只能好好宽慰她,告诉她学习最重要,让她安心学习。”马女士告诉记者。
根据马女士的介绍,石某学习成绩不错,平常成绩能排到班级前三,这次被骗对孩子打击很大。“她性格太内向,平常有事也不给我们讲,如果第一次转账就和我们说,可能也不会出现这个事情。”马女士说。
从7月7日立案以来,马女士每天都去阳新警方咨询案件进展。马女士说,希望警方能快点追查到骗子的情况,追回钱款。
反诈科普
这些信息必须掌握
对于石某被骗的案件,农视网记者咨询了北京地区反诈宣传民警,回答了我们关注的几个问题。
有没有“卧底警察”?
民警介绍,石某被骗的情况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诈骗分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要求受害人配合工作。并以受害人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藏毒、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逼、恐吓,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同时向受害人展示虚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法律文书,以增加可信度。在行骗的过程中,诈骗分子会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一步步诱导受害人到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恐吓受害人,主动阻断与外界联系,进而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管”,将名下所有资金转至“安全账户”,或缴纳高额的“取保候审金”。
民警提醒,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办案!不会用短视频、微信、QQ等形式发送逮捕证等文书,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民警还提醒,所谓的QQ群,一般情况下如果群里有40人,那么骗子就可能有39人,只有你一个人是受害人。通常骗子会潜伏在群里,同时使用虚拟机器人在群里互动聊天,营造正常社交群的假象,让受害人信以为真并逐步上钩。
验证码=银行卡密码?
民警介绍,手机验证码是银行卡转账及更改支付密码最为关键的信息,利用验证码汇款,成为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段。之前处理的诈骗案例,有受骗者没有将验证码发送给骗子的,结果骗子便没有得手。因此,不能随便将手机验证码发送给陌生人。
为何转账金额大小都有?
民警介绍,一般情况下诈骗分子在行骗之前,基本掌握受害人的姓名及身份证信息,在后续行骗过程中,通过与受害人沟通,逐步威胁诱骗,会掌握更多的信息,同时还会随机试探受害人的银行卡余额情况,因此转账的额度会多次且不同,这也是骗子规避平台检测的一种手段。
为何骗子要多平台进行转账?
民警介绍,之前诈骗分子经常使用腾讯同频会议进行诱导转账,现在的骗子精明了,会效仿各大银行的App进行造假,要求受骗人下载相关App,并且这些App操作步骤、功能显示都和正规的银行App相像,普通人很难甄别。
北京警方公布的第12批涉电信网络诈骗APP
转账到的4名实名制人员,能获取哪些信息?
针对4笔大额转账被转给了名为吴某池、邓某明、许某、周某的人,民警介绍,在法律层面有个“帮信罪”,即这个银行卡实名登记人,可能主观上知道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对具体犯罪行为的性质、手段、对象等细节不一定清楚,是一种概括的明知,通常没有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目的。此案件中,虽然知道钱被转入到了吴某池、邓某明、许某、周某的银行卡里,但是骗子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转移到境外,加大了民警在追查时的难度。
民警还介绍,之前电信诈骗钱款去向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电信诈骗的打击越来越严厉,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合作配合,缅北电信诈骗已经不再“风光”。如今,迪拜成为诈骗集团新的大本营,那里的电诈系统非常成熟。
过去一年里
国家反诈中心平均每天
给各地推送至少66万条诈骗预警指令
相当于警察蜀黍们
每分钟就要跑赢458个骗子
暑假来临
青少年被电信诈骗的案例时有发生
农村地区更是电诈的重灾区
从9岁骗至93岁!农村地区网络诈骗类型有哪些?守好农民钱袋子,这些需警惕→
天上不会免费掉馅饼
不听、不信、不转账
是对每一个人的忠告
记者|赵宁宁王梦迪
主编|杨公元
监审|杨巍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