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习总书记考察强调,一定要保护好黑土地?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提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黑土地为何备受重视?
01
习近平: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
22日下午,正在吉林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走进玉米地中,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
习近平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他说,你们探索实施玉米秸秆还田覆盖,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防风蚀水蚀和保墒等作用,这种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02
为什么如此重视黑土地保护?
黑土地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东北地区作为北半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据中国农业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李保国介绍,东北黑土地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现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4和1/3,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
多年来,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导致东北部分地区黑土地地力大大下降,对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形成严峻挑战。
03
国家如何保护黑土地?
今年3月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部署在东北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
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此前透露,今年是实施行动的第一年,中央财政安排16亿元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秸秆覆盖免耕作业补助,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4000万亩。
保护性耕作,即农民在耕作的同时,让土壤不被侵蚀,土壤肥力能保持并且还略有提高,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进行少免耕播种。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耕作措施。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网、农视网
编辑|孙丽敏
责编|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