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胃、向日葵、物联网,要和水稻“同框”,怎么“同”?

时间 • 2025-08-04 19:03:27
向日葵
农药
水稻
绵羊

这“组合”也太跳跃了吧?

物联网和水稻……可能和科学种田有关。

向日葵和水稻……也许在田埂上种点向日葵,可以增收?

绵羊胃……羊肚?羊肚和大米,除非它们同时出现在餐桌上,要不然它俩能有啥关联?

咱们先从“羊肚”说起。严格来说,这个“羊肚”是绵羊四个胃中的一个,就是最前面的“瘤胃”。科学家在绵羊瘤胃里提取了一种化合物,叫做氨基磷酸酯,用它给水稻配了一服药,专治水稻的疑难杂症——“黑条矮缩病”。

听着很高科技,可是,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绵羊胃里找呢?原来,这是目前农药研制的主要方向之一——绿色农药。

农药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中是很重要的,但是近些年农民朋友发现,有时候农药打得多,污染了土壤水源不说,害虫、杂草不一定会减少,还有可能会爆发——因为它们产生了抗药性!

逐渐减少、禁止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大势所趋。

2015年2月,农业部提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2017年6月,中国开始实施新修改的《农药管理条例》。

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对46种高毒、高风险农药,实施了禁用(停止)措施。

与此相呼应,低毒、与环境兼容性强的新型农药,一直在积极研发。2002年,中国首先提出了“绿色农药”的概念。前面提到的从绵羊瘤胃里筛选出化合物研发绿色农药,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再来说说向日葵和水稻的关系。在浙江长兴有一片万亩水稻田,地里边不仅有水稻,还种着向日葵、百日菊、细叶美人樱、大豆、芝麻……这些植物开花都很好看,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打卡”拍照。

不过,观光不是最主要的作用,这些美丽的花儿,是给水稻来当卫士的。这是把水稻田看作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利用生物多样性来为水稻防治病虫害。

最后说说物联网。现在,物联网在农业中应用得挺广泛的,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物联网虫情监测系统”。这套监测设备能通过性信息素诱捕到监测目标,同时进行信息传输处理。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就能知道这个虫害要不要防、什么时候防。这是病虫防治思路的转变,“防在前,治在后”,未雨绸缪。

减量控害、生态农业、环境友好,让原本很难和水稻“同框”的绵羊胃、向日葵、物联网,成了稻田里的好帮手,筑起粮食安全的“防火墙”。